江西六旬老汉拦下军车,一首《杜娘歌》恢复党籍,他是什么身份?
自红军革命以来,除了不少在正面战场上牺牲的官兵以外,还有不少是被迫与部队走散的官兵。这些红军战士虽然离开了红军队伍,但是心却依旧在红军队伍中,对于他们而言,自己的这一生都是在革命事业中奋斗的战士。
在很多被迫与红军部队走散的战士中,就有一位曾经红军中的话剧表演者,他不仅在文艺表演上十分突出,在军事上也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很可惜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被迫与部队分离,就这样他与红军部队的这次分离就长达数十年的时间,直到建国三十年后,他在找到了机会证明了他的红军身份。那么为什么他要在建国三十年才证明得了自己的红军战士身份呢?
一、曾经被迫与红军部队走散
1979年这一年正好是建国三十年,也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就在这一年,出身革命军人的黄火青担任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并在一次外出时被一位年过六旬的老汉给拦了下来。
看到这位老汉的行为,黄火青很是不解,于是便询问起了这位老汉,可就在一番攀谈中,黄火青居然看到了自己分别了数十年的战友,原来他就是曾经红军部队中出了名的话剧表演者-肖成佳。
当黄火青询问肖成佳如何证明自己红军的身份时,他轻轻地唱起了一首《杜娘歌》,也是这一首歌勾起了黄火青的回忆。当年黄火青还是亲自在红军第九军团中教的这一首军歌,于是他眼前的这个人开始有了些许相信。
除了唱红军时期的军歌外,肖成佳还回忆到了自己如何与红军部队走散的画面,这些画面即使是如今到了63岁步入晚年的他也依旧难以忘怀。原来在红军时期,肖成佳因为出色的政治工作水平,后来被调往担任部队宣传工作负责人,就此他开始成为了一位政治工作者。
不过因为一次战斗中肖成佳身中数枪,被迫从前线上退了下来,为了保存实力,他建议战友们转移到小村庄里。可是敌人的动作也很快,第二天清晨,敌军的骑兵部队便包围了他们转移的村庄,他们也被迫成为了战俘。
肖成佳的母亲听说他被敌人打入监狱,西拼八凑准备了三十块银元将他赎了出来,这让他回了老家,就此与红军部队断了联系。听闻肖成佳讲述的过往后,黄火青的内心突然冒出了一页又一页的战斗画面,他也逐渐接受了眼前这位年过花甲的老汉正是当年红军的失散英雄肖成佳。
二、苦苦寻找红军部队
回到老家养伤后,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本就是革命战士的肖成佳便开始四处打听红军部队,他希望能重新回到红军部队中,成为当时抗战的中坚力量。不过苦苦寻找红军部队的肖成佳却一直没能找到部队,于是等到痊愈后,他便参加了当地的抗日武装中,开始参与到抗战之中。
后来随着抗战的胜利,肖成佳便打听到曾经的红军部队已经转成了解放军,于是他有了到解放区投奔组织的想法,但是反动势力一直严密封锁,他一直没能来到解放区,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在老家务农,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才萌发了重新寻找组织的想法。
找到老家当地组织的肖成佳没有任何凭证也无人给他作证,于是组织无法断定他就是曾经的红军战士,这让他无奈只得再次回到老家,于是这一等就是三十年。直到三十年后,他听到自己曾经的战友黄火青如今已经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职务后,他便再次看到了希望,于是他来到了北京,想要找自己的战友黄火青证明。
可是来到北京后的肖成佳,刚刚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门口就被警卫拦了下来,要求他说清楚他与黄火青的关系,这一点让他十分为难。直到黄火青乘车外出时,肖成佳才找到了机会,拦了曾经战友的车,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看到自己的曾经的战友不远万里来找自己,黄火青在内心十分感动外,也主动帮助他证明了红军战士的身份。就这样在黄火青的帮助下,肖成佳苦等了数十年才拿到了那本红军战士证,并享受到了革命军人的待遇,于是这让黄火青数十年以来的心愿终于得以了解。
三、结语:
作为一名红军的老战士,肖成佳虽然当年被迫与红军队伍走散,但是数十年来他都不曾忘记寻找红军部队,即使一次又一次受到阻碍,但是他依旧契而不舍。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让肖成佳最终来到北京与自己的老战友相见,才得以恢复了他红军战士的身份,这种不畏困难的精神正是红军精神的一种体现,也值得当代青年人去学习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