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赴美逃难的绝望之旅尝尽了人间的冷酷无情
1939年5月13日,936人登上了往返于汉堡与美国之间的邮轮“圣路易斯号”,这其中930人都是从纳粹“水晶之夜”大屠杀的恐怖中逃出来的犹太人。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古巴的哈瓦那港。船上大多数犹太难民已经获得了美国移民局的入境许可,只是还没有具体的入境时间。为了能够尽快的逃离德国这块对犹太人的“人间地狱”,他们几乎在变卖了所有家产之后想方设法获得了前往古巴的短期签证和船票。他们的计划是在古巴进行短期的逗留,等美国一旦批准他们入境后再前往美国。
但当这些犹太难民抵达哈瓦那的时候被告知,他们手中所持有的古巴短期签证是无效的。其实早在他们从德国出发前的5月5日,古巴总统布鲁就宣布由古巴移民局局长签发的这些入境证明无效,而这些犹太人还全然不知,一路上还在对自己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期待。
古巴政府不但不允许手持短期签证的犹太难民上岸,还以签证无效为由禁止“圣路易斯号”停靠并命令该船必须驶离古巴领海。在这样的情况下,最终只有22名犹太富人通过金钱“打动”了古巴的边检人员,获得了登陆古巴,其他人只好随着轮船驶往美国。
“圣路易斯号”在到达美国后,停在了佛罗里达附近的海面上,等待美国政府的入境许可。最初,罗斯福总统表示允许一部分人上岸,但遭到了国务卿赫尔及多数民主党人的强烈反对。他们的理由是美国无论如何不能开这种先例,要不然就会打乱美国原本正常的移民政策。最后罗斯福只能无奈的拒绝“圣路易斯号”进入美国。
在驶离美国时,这些犹太难民还依然不死心,再次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向美国发电报请求入境,但得到的依然还是冷冰冰的回答。随后他们还试图入境加拿大,依然遭到了拒绝。他们甚至还向所有西半球的国家发出电报,希望他们能基于人道主义给予犹太难民同情,并为他们的悲惨遭遇提供庇护,但现实是无情的,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接收他们。
6月中旬,“圣路易斯号”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能返航驶回汉堡,在归航途中,他们继续向欧洲各国呼吁能够给予他们庇护和同情,最后在多方的努力之下,英国接收了288人,法国接收了224人,比利时接受了214人,荷兰接收了181人。等该船返回汉堡的时候已经空无一人了。
等到了第二年,德国入侵了法国,比利时和荷兰三个国家,圣路易斯号上的乘客大多数还是被送进了集中营。等待二战结束的时候,根据估算当初圣路易斯号出发的936人中,227人在纳粹当初针对犹太人的屠杀中死亡,709人得以幸存。但后来美国犹太大屠杀纪念馆研究发现,至少有254人死在了纳粹的屠杀中,这些人主要死在了奥斯维辛和索比波尔集中营。
对于犹太人的这次逃难,后来曾出过一本书名叫《诅咒之旅》,而纽约时报的评论更一针见血,指出“圣路易斯号的航行是向上天喊出了人间的冷酷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