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大全 > 正文内容

秦始皇真实死因是什么?或既非谋杀又非疾病,还是存在另一种可能

蔡吉娣1年前 (2023-12-02)知识大全295

在第五次巡游返途中,年仅四十九岁的秦始皇突然离世。作为第一位统一天下的帝王,如同他传奇的出生一样,他的死亡也带着传奇色彩。有说是谋杀,有说是患病,在盛年之时的突然而猝,成为了几千年来众说纷纭的话题。

秦始皇的死,疑点重重,但从最后一次巡游的蛛丝马迹来看,也许是综合了这两种说法,身患病痛的秦始皇被谋害而亡。

司马迁曾在其《史记》中有描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结合现代知识我们能够看出,“挚鸟膺”即为鸡胸,与营养不良有关,秦始皇少年在赵国生活艰苦,营养不良是极有可能的;“豺声”,现代有专家认为即是哮喘,推断秦始皇极有可能因哮喘突发而亡。

自身可能有疾病的秦始皇是注重保养的,常年侍医不离左右,同时常年食用丹药。但是,秦始皇并不注重控制,而是喜好享乐,好大喜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将六国美女收入后宫,一生有23个儿子以及10个女儿,算上早夭的那些,总数恐怕会超过40个,可以看出其私生活并无节制。

但在朝政上秦始皇是相当勤奋的,在全部是竹简记录的时代,每日批阅达20万,绝对的超长负荷了。日积月累的超强度工作,即便一个正常人也会疾病缠身,何况本身便有疾病的秦始皇。

在最后的几年,秦始皇的身体恐怕早已掏空,再加上常年的服用丹药,导致性格极端暴躁,此时的秦始皇并没有选择休息静养,而是准备着最后一次长途跋涉的巡游。在巡游前夕,发生了三件颇为不吉的事情,似乎都是在诅咒着秦始皇,诅咒着秦帝国。

先是“荧惑守心”,三星一线,意预着帝王有难,战争死亡的来临,接着便是流星落地,有人发现上面书写着“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震怒,下令彻查却无果,让人惶惶不安。

最后是沈璧现身,八年前秦始皇巡游途中祭祀时沉于河底的一块璧玉,突然某天在华阴平舒道,有一人持璧现身而言“今年祖龙死”,说完人即不见,只留下这块沈璧。接连出现的这三件事,尤其是后两件,充满了人为的色彩,但却一步步地让始皇帝开始不能平静,患得患失,惧怕死亡。

于是始皇帝开始问卜,偏偏巧的是,问卜结果显示巡游大吉,这就意味着,在秦始皇身体可能已经“被掏空”的状态下,必须再次艰苦巡游后才可逃离死亡,于是,始皇帝毫不犹豫地开启了巡游。

这次出行,是始皇帝历次巡游中最长的一次,行程近万里且异常艰苦危险,历时达九个月。这期间,遇到过大水狂风,遭遇过暴雨侵袭,甚至还会碰上强盗劫匪。在这种恶劣环境下,正常健康的人都受不住,何况一个身心都已疾病的人。

由此可见,始皇帝的死因,也许始于身体产生疾病,但能看的出,经过阴谋者人为的谋划,利用巡游使得始皇帝疲劳过度,从而加速病症的爆发,导致死亡。那么,谁才是这个阴谋者呢?显然赵高和胡亥的嫌疑最大。

最后的时间里,始皇帝自身也许已经感受到了死亡的靠近,下诏让扶苏速回咸阳主持,传位于扶苏已显而易见,但可惜诏书并未顺利发走,赵高胆大妄为地扣下了这份诏书。

彼时的始皇帝,已经完全被赵高与胡亥控制了生死,赵高信心十足的认为,始皇帝是必死无疑,而唯一的变数,只有李斯。我们从历史可以看到,最终李斯还是选择了赵高。始皇帝暴毙后三人秘不发丧,之后杀扶苏,囚蒙恬,胡亥顺利篡位成为秦二世。胡亥即位后,赵高很快便掌握了实权,残暴的统治下,加速了秦帝国的灭亡。

总结:历史存在着巧合,但巧合的背后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秦始皇之死扑朔迷离,各种猜测流传了百年,没有一种说法得到过广泛的认可,成为了千古谜团。真正的原因,也许只有当局者才能真正明白,或许我们也永远无法得知,可抽丝剥缕,细细探索,我们可以做到无限接近真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一福大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dbaike.cn/post/2593.html

分享给朋友:

“秦始皇真实死因是什么?或既非谋杀又非疾病,还是存在另一种可能” 的相关文章

秦始皇陵从未被打开过,里面到底有有什么?

秦始皇陵从未被打开过,里面到底有有什么?

秦王嬴政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对中国历史进程有巨大的影响力,他死后被葬于事先就开始建造的皇陵中。秦始皇陵位于骊山北麓,占地面积56·25千米,整个秦始皇陵从开工建造到完工总共经历了39年,动用了几十万人进行修建。如此工程浩大、用工人数多...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