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南部山区30年,民警王元泉成了“活地图”“贴心人”
扎根南部山区30年,民警王元泉成了“活地图”“贴心人”
王元泉和水库工作人员在锦绣川水库的水面上巡查。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冯松豪 摄
漫山红叶,层林尽染。秋末初冬,济南南部山区迎来赏红叶的最好时节。
济南市公安局南部山区分局锦绣川派出所民警王元泉扎根南部山区30年,守护着这里的居民、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当群众的“贴心人”。山区的一张“活地图”
头发有些花白,穿一身警服,在山路上却健步如飞。辖区群众习惯喊他“老王”“王所长”,其实,今年53岁的王元泉不是所长,而是南山区公安分局锦绣川派出所的一名普通社区民警。
在锦绣川派出所王元泉办公室的西墙上,挂着一张彩色地形图,上面标注着36个村落的名字,还有景区地点。派出所的民警都知道,这张地形图,已经深深地印在了王元泉的脑海里。
30年前,20岁的年轻小伙王元泉从济南警校毕业来到锦绣川派出所工作。两间简陋的办公室,没有直拨电话,也没有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大大小小的村子散落在大山上,而串起村与村的是土石路,不是现在的水泥路或柏油路。面对这样的环境,王元泉甚至怀疑自己选错了警察工作。
既来之则安之,骨子里不服输的王元泉一头扎进了南山。“那时候,骑自行车走山路,到村子里了解情况,远的山村得骑大半天的时间。”回忆起30年前的巡村情况,王元泉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一到下雨天,土石路泥泞难走,推着自行车,一步一滑,鞋子里全是泥水。”
靠着一辆自行车,王元泉跑遍自己分管的36个村落,随身带着多个记录本,靠着嘴勤、手勤、脑勤,他把收集来的信息及时归纳整理,记在脑海里,对辖区常住、暂住、寄住等人口信息“了然于胸”。
现在,派出所用上了警车,遇到紧急情况,民警会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他是山区‘活地图’,太了解村里的情况。”锦绣川派出所副所长李晓鹏说起王元泉,赞不绝口,“我们有时候接到村里报警电话,一看电话和报警人的姓,老王就大差不差知道是村里谁家出事了,带上年轻的民警直奔现场,为出警节省不少时间。”有他在,村里就有安全感
驱车沿“滩九线”一路南行,向大山深处挺进,走过“愚公路”,山路蜿蜒着通向“全国文明村”金刚篡村。
1993年,王元泉到南山工作,在金刚篡村“包村”,这里是他非常牵挂的地方,不少村民是他的老朋友。
在金刚篡村展览室里,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开山用具,大家重温了金刚篡村村民开山劈路的壮举。村里的带头人金刚纂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广业与王元泉认识30年,一起见证了金刚篡村的山乡巨变。
“放炮修路,我们在现场维持秩序,别伤着人。”在一张炸山的大照片前,王元泉驻足,当年他在村里维护治安的情况浮现在眼前,“村里修路,有时会出现矛盾,民警和村干部一起上门协调解决问题。”
“村里只要有事,打一个电话,他就进村里来,有王警官在,我们村里就有安全感。”在马广业看来,王元泉扎根山区30年,真不容易,是一个好警察。
小案不小看,小案连民心。2019年,南山发生系列入室盗窃案件,王元泉对每起案件进行现场勘查及调查走访。案发地点均为偏远山村,发案时间均为夜间,家中常年无人居住,作案手段撬锁破门钻窗入室,实施“搬家式”盗窃,被盗物品小则如面条、生肉、小孩玩具、皮包、剃须刀、烟酒等生活用品,大到洗衣机、电锤等家电用品。经多方调查,犯罪嫌疑人宋某被抓获,辖区居民安全感得到提升。
近几年,电信诈骗案件增多。2022年1月12日,锦绣川派出所辖区居民王某某遭遇杀猪盘诈骗,被骗10万元。王某某怕家人知道,找到民警王元泉帮助挽回损失。年过50岁的王元泉对于新型电信诈骗案存在无从下手的窘迫,但是他积极向有经验的所内民警和分局侦查大队学习,一边学习一边研究案件,锁定了嫌疑人刘某龙。同时,本着对群众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冻结的5万元钱,王元泉四次到市公安局有关部门积极完善手续,最终将王某某的损失追回。
大到治安、刑事类警情,小到邻里纠纷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居民都愿意告诉王元泉或找他来调解纠纷。这个上万人的辖区,治安环境明显好转,群众生活安居乐业。
谁家有困难,谁家就有他的身影
王元泉家里并不富裕,妻子下岗多年,但只要是群众有需要,他都不遗余力,热情相助,谁家有困难,谁家就有他的身影。
凉水泉村村民王某的女儿到了上学的年龄,但因缺少有关手续,迟迟不能落户,眼看就要影响孩子上学,一家人焦急万分。得知情况后,王元泉主动找到王某了解情况,往返奔波,帮助王某补齐了相关手续,及时解决了他女儿的落户问题。
云河村残疾人张某家收不到有线电视信号,王元泉看到他行动不便,就主动承担起给他免费安装有线电视的任务,把有线电视的欢声笑语送到了他的家中。
黄钱村老人曲某,年老体弱,因家中吃水困难整日愁眉苦脸,王元泉得知后,多方联系,带头捐款,共筹集资金2000元,为老人安上了自来水。
这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让王元泉赢得了民心,村民提起他,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不老警心,巡护绿水青山
如今的南山,山清水秀、景美人和,保护好一方绿水青山,也是王元泉多年来的愿望。
“走,到水面上巡一圈!”10月29日中午,王元泉穿上救生服,和水库工作人员坐上快艇,从水库北边向南边驶去。
锦绣川水库是济南南部山区“大水缸”之一,为了更好保护好水源地,锦绣川派出所在此设立锦绣川水库警务室。
“以前,在水库周边钓鱼的比较多,在水源地钓鱼非常影响水库环境,垂钓极易在库区周边产生生活垃圾,对城市供水水源水质造成污染。”锦绣川水库的负责人介绍,工作人员经常联合王元泉现场执法,在水库边、水面上巡查,“现在钓鱼的越来越少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10月29日下午3点左右,王元泉来到红叶谷景区,这里正值旅游旺季,山道上排满车辆。在一些拥堵路段,王元泉下车步行,在山道上疏导起了车辆。
前几年,每到旅游旺季,因争抢客源,出租车蜂拥而至,村民在路边摆摊、乱堆乱放杂物,使本来狭窄的上山道路更加拥堵。王元泉耐心地对在路边摆摊的村民进行教育引导,给他们划定了专门的区域,疏堵保畅,下大力气整顿道路交通秩序,并协同景区管理处对景区中存在的商户闲散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治理,景区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达到了景区管理部门、游客、辖区群众三满意的目标,保证了红叶谷旅游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30年执着坚守,王元泉说,自己和这里的村民,以及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了深厚的感情,“尽职尽责守护好南山。”
春、夏、秋、冬,南山一年四季的颜色五彩缤纷,但始终不变的是王元泉和同事们那一抹“警色”。(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殷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