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大全 > 正文内容

庐山会议时,有三位重要人物没去参加,都是什么原因

蔡吉娣1年前 (2023-11-15)知识大全586

1959年庐山会议的首要议程就是总结经验教训,修正目标,继续纠正“左”倾错误。

就当时的发展而言,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因此,中央要求政治局、中央委员全体成员如无特殊原因必须出席。

比如,彭德怀刚刚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海外访问,非常疲惫。本来他想休息一下,总结一下这次访问的经历,但毛主席不高兴,非要他去庐山开会。

还有张爱萍,刚刚在青藏高原待了几个月,就病重了。他原本打算请假到成都休养一段时间,但没有被接受。

不过,还是有人得到了中央的批准,不去庐山,这也让他们躲过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

那么这些人是谁呢?为什么不去参加会议呢?批评彭德怀后,他们有何反应?

第一个是邓小平。他没有去庐山。

邓小平最初计划出席这次会议。然而,在与鹿山见面之前,他在打台球时不慎摔倒,摔断了大腿,被送往医院。

与此同时,邓小平无法起床,行动困难。他必须24小时接送,所以他无法参加会议。向中央提出请求后,中央同意并让他休息。

不过,邓小平对庐山会晤充满期待。当听说这次会议变成了对彭德怀的批评时,邓小平变得非常担心,他对向他通报会议情况的盟友说:“彭女士在这里,中国革命的每一个阶段都涉及到了。”

在当时的世界里,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无疑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第二名是陈云。

陈云原本是打算出席会议的,尤其是他身为经济部副总理,也必须出席会议。然而,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禄山开会之前,突然又病了,而且更严重了,他就躺在床上了。躺在病床上,说话都困难。

陈云很担心,但越担心病情就越重,最后不得不向中央请假。

考虑到他的病情非常严重,中央同意他不出席会议,并给予他三个月的休假。

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还提到了陈云,并询问工人的近况。如果他身体还好,可以邀请他去庐山,减少聚会次数。

然而陈云实际上身体出现了问题,并没有坚持到最后。

当彭德怀受到批评时,陈云与朱先生谈话,并没有接受彭德怀的批评。直到会议转移到北京,他仍然拒绝批评彭先生,坚持自己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末,陈云最先意识到彭德怀的参与,并为他的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建议将彭德怀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第三位是陈赓。

陈赓本来参加了会议,但他又心脏病发作。他的脑部疾病非常严重,甚至无法长时间坐着。他的身体非常虚弱。医疗团队建议他休息,不要参加会议或活动。

当毛主席得知陈赓的健康状况后,特别嘱咐陈赓不必出席会议,照顾好自己的健康非常重要。

不过,陈赓虽然没有出席庐山会议,但他还是很担心彭德怀的情况。他每天都会阅读会议简报。看到彭先生的《万言书》后,他告诉工作人员,情况不好,可能会出事。

原来,陈赓对前领导彭先生非常关心和担心,因为他非常了解彭先生的性格。彭和很容易遭受损失。

会议期间,有人来找陈赓,让他发表一下对彭总的看法,但陈赓表示自己正在养病,不了解会议情况,便不再说话。

庐山会议结束后,陈赓本想去看望彭先生,但因身体原因未能成行。 1961年3月16日因病去世,享年58岁。

(参考:《庐山会议》《邓小平传》《陈云传》《陈赓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一福大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dbaike.cn/post/1691.html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