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大全 > 正文内容

我在泸州很想…呵,根本没空想你!

蔡吉娣1年前 (2023-11-11)知识大全307

*本内容涉及酒类知识,

浏览前请确保您已满21周岁,

请理性饮酒,未成年人请勿饮酒。

你酒后搞过什么行为艺术?

最近看到最好笑的一件事是,有个网友喝多了,拿着花洒愣是给前任打了26通电话,怎么都打不通,在浴室嚎啕大哭。

更好笑的是,有另一个网友喝多了跟他隔空对上,拿着开了26°C的空调遥控问他,是打给我了吗?

酒后发生奇葩事迹的例子太多了,古代人也逃不过,刘伶喝醉以后喜欢裸奔,别人嘲笑他,他理直气壮:“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服,你们为啥钻到我衣服里来了?”

让人很想问问他们:世界上是不是没有在乎的人了?

当然,酒对于古代人来说,有另一层特殊意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作,都是酒后灵感追着诗人喂饭吃,大笔一挥写出来的。

而提到酒,就不得不想起闻名遐迩的“中国酒城”——泸州。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经过这里,也留下了许多“到此一游”的不朽诗篇。

杨慎也是其中一个。

杨慎是谁?

讲真,他可不是什么十八线糊咖,大家一定都听过他的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这首《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杨慎在酒城泸州眼观江水滔滔写下的,光这首传世名篇,就够他吃八辈子的老本。

我在泸州很想…呵,根本没空想你!

▲ 杨慎画像

但其实杨慎的履历比这首诗还要精彩:

他是明代三才子之首,是《四库全书》收录个人作品数量最多的人,甚至在后世修撰的《明史·杨慎传》中,张廷玉评价:“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明代有多少文学家啊,能被称第一那当然是一种本事。

可惜的是,才华并没有给杨慎带来顺遂的人生,他后半辈子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

晚年,他选择了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饮遍泸州美酒,将秀丽山水写入诗中,在这里的近十年给他带来不少温暖。

泸州的一年四季,各有不同赏玩之趣,杨慎和友人结伴,元宵赏灯,重阳登高,酣畅而饮,和诗而卧,还整理出了“江阳八景”,至今仍为人称道。

▲ 元 佚名《山殿赏春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杨慎还在泸州留下不少墨宝和近两百首诗篇,笔墨、碑刻中都是他未说出口的心绪,诗词是他发泄的出口,给当时的杨慎带来慰藉。

其中有一部分,我们今天在泸州登高远眺时依然能看到,隔着百年时光,与杨慎当时写下诗篇的心境对望。

也是在这里,他和友人们结成诗社,在诗酒映衬下,四季都是和煦的。

杨慎身上还有件轶事——酒后簪花游街。

也许有人了解,古代男性是有簪花的风尚的,最经典的例子大概是西门庆,还记得电视剧里他出现的瞬间,我不理解但大为震撼的心情。

簪花在宋朝是流行,到了明清其实有点过气了,但杨慎兴之所至,并不在意他人眼光,提壶沽酒,簪着花骑上马去游街,在马背上高声吟两句诗,和光同尘,自由无碍,像一阵恰到好处温暖不燥的微风。

簪花携酒东园乐,饮罢了,乘鸾跨凤白云乡,强如你骑驴压马红尘道。

《洞天玄记》杨慎

▲ 明 陈洪绶《升庵簪花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今月曾经照古人,杨慎载酒而来,吟诗而去。

曾照亮过他的泸州,仍然留有他诗酒的余温。

当然,一点余温还不足以汇聚成日光的暖,除了杨慎,许多文人都在泸州留下过自己的诗酒故事。

“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在流寓戎州之前经过泸州,与泸州刺史王献可交好,还没到目的地,就先在泸州醉了一场,在溪流林麓间与友人游宴,留下了许多摩崖碑记。

泸州的美酒与好景令他心旷神怡,他提笔写下的每一个笔画,都是当时心境的映射。

黄庭坚还发生过一件趣事,有天他骑马经过一条溪流时,摔下马去,他起身后,不怪马笨,也不怪自己笨,居然去怪溪水笨。

怪也就怪了,他还在溪边写了两个大字“拙溪”,到处散播,这条无辜小溪命运的齿轮从此刻开始转动,莫名其妙成为了一个景点。

今天的拙溪已有所改变,但当时黄庭坚写下“拙溪”二字时的情绪却留存了下来,和忠山等景点一起,成为承载过黄庭坚醉意与诗意的证明。

另一位诗人冯时行,是宋代宣和年间的状元,他喜欢泸州的酒、泸州的荔枝,也因喜欢而写下许多关于泸州酒、泸州风物、人文唱和的诗作。

冯时行对饮酒真不是一般喜欢,送别朋友,要把酒装进壶里,一路上且行且饮,好不畅快;

偶尔感慨人生了,也得配一杯好酒再抒发自己的思考,这样更有氛围感;

好友从远方来信,他要倒杯酒,在树下静坐,一边品酒一边读信,最好读完还能自己赋诗一二……

▲ 宋 佚名《松下憩寂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我寻思着,这么个喝法,他的酒壶不得给他盘包浆了?

其实从冯时行的诗作里,我们是能看出为什么他如此爱酒的。

冯时行信道、修道,他崇尚逍遥自在,优哉游哉的状态,而饮酒后,暖意上涌,刚好能达到这种状态。

天地一指耳,笑付杯中春。

《布被(节选)》冯时行

那点温暖从心里散到四肢,轻飘飘的,天地都变小了,自然忧愁也无影无踪了。

还有一位张问陶,这个被称为“巴蜀第一才子”、“青莲再世”的清代著名诗人,与泸州诗酒也颇有渊源。

他坐船到泸州,人还在船上呢,已经开心得把诗吟上了,进城之后,喝过酒,漫步在古城里,眼见临江的酒楼灯火摇曳,熙熙攘攘,就连空气里都飘着酒香。

这种人间烟火气以一种最热乎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面前,怎能让人不歌颂?

此时此刻,对着这样的场景,吟诗的心情怎能不因此高昂?

万户赤酒烧霞一路烧到了他心里,带来温暖的余韵。

我在泸州很想…呵,根本没空想你!

▲ 清 袁江《醉归图(局部)》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从古到今,诗与酒总是充满温暖治愈的力量。

千百年前的诗人把酒言欢,胸中愁闷都随着一口闷进的酒和大笔一挥的诗消散,那时候的情绪也通过文字传递给了现在的我们,闪烁着一片和煦的微光。

时间延续到今天,“让诗酒温暖每个人”仍是成为一个美好愿景,也成为今年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的主题,让每个人都能触碰到那片微光,也希望那些诗酒风流,能够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温暖地治愈每个人。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很多人的解读里,这首诗的下阕,似乎充满了无奈。

滚滚长江淘尽了人事,似乎在世事变迁中,什么都无法留下。

我在泸州很想…呵,根本没空想你!

▲ 宋 夏圭《长江万里图(局部)》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但又转念一想,我们此刻还能体会到这首诗里抒发的情感,能因诗句产生温暖的情绪,这就是诗和酒在历史上,乃至到现在,存在的最大意义。

而想要把这种意义延续下去,在背诗赏诗、饮酒谈酒之外,也许我们也可以拿起笔,试着用诗去表达自己的心绪,这也是国际诗酒文化大会连续举办到第七届的原因。

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已经举办了100多场文化活动,邀请6000多名国内文化名人和200多名外籍诗人到酒城泸州一同参与,这么大阵仗,只是为了让诗酒文化繁荣起来。

国际诗酒文化大会也邀请大家一起参与,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借活动抒发自己从诗与酒中感受到的温暖。

你可能会问,那我人不在泸州啊?还能有姓名吗?

所以10月14日到25日,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在小红书开启了#让诗酒温暖每个人 的有奖互动,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分享曾经温暖过你的艺术内容,就有机会获赠泸州老窖暖心好礼一份。

诗酒中的真意,古人告诉过我们太多了,如果要选一句来结尾,那我应该会选苏东坡的“诗酒趁年华”——

趁诗兴正浓,以杯酒敬眼前的大好时光吧!

*参考文献:

[1]李在兵.黄庭坚书留泸州碑志题记考[J].四川戏剧, 2022(8):4.

[2]汤棋夷. "论冯时行词中的巴渝文化色彩."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31.6(2015):4.

[3]杨雪,刘盛源.厚积薄发再铸辉煌——泸州诗歌的缘起,发展,现状及前景[J].[2023-10-15].

[4]彭新有,沙振坤.白发戴花君休笑——杨慎簪花的文化内涵[J].古典文学知识, 2013(01):62-67.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活动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一福大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dbaike.cn/post/1493.html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