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梁有这样一群人
也许你们素未谋面
但你一定看过他们的作品
他们,便是奔走在新闻一线
活跃在各大活动现场
记录下龙乡无数精彩时刻的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中国记者节
记者,时代的记录者。回望回去,我们记录着一个个重点工程拔地而起;我们讲述着一个个百年梦想照进现实;我们传播着伟大背后的每一个不平凡故事……我们习惯用他人的故事来充盈自己的人生。
今天
第24个中国记者节
我们想说说自己的故事
张德勇 区融媒体中心新闻采访部主任
2023年,是他从事记者工作的第15年。一路走来,他穿梭在铜梁的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工厂田园,用脚步丈量铜梁大地,用心感受时代变迁,在新闻道路上挥洒汗水、奋力前行。
曾经,星夜兼程,奔赴抗疫、防洪、灭火一线,记录干部群众战疫情、战洪水、战山火的动人场景;曾经,风雨无阻,走进企业、农家、田间,感受城乡发展的蓬勃力量,见证铜梁日新月异的可喜变化……每一次采访,对他来说都是一份收获,温暖和感动流淌笔端。
他的多篇作品获重庆市区县报好新闻奖,他本人先后获评重庆市报业先进个人、铜梁区新时代担当作为奖先进个人、铜梁区高质量发展奖先进个人,连续多年被评为铜梁区优秀新闻工作者、十佳新闻工作者。2022年度,被铜梁区委、区政府记功嘉奖。
李慧敏 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策划部主任
参加工作以来,她当过时政记者,做过报纸编辑,从事过新媒体,再转向对外宣传工作,一直奋战在在新闻采编一线。工作至今,她依然对新闻工作保持着十二分的热情。
她积极投身不断深化的媒体融合,努力让自己从单一的文字新闻工作者向复合型媒体人转变,拍视频、做电视新闻、参与纪录片制作……她坚信,只有不断走出舒适区,才能走上快车道。
她的作品曾获多次获得重庆新闻奖和人民日报全国十佳通讯作品奖。现为人民日报社、华龙网特约通讯员。
谢凤 区融媒体中心新闻采访部副主任
她是新闻战线的一名尖兵——从事新闻采编工作近20年来,她始终用心创作了很多接地气、有温度的作品。
2018年开始,她在从事一线新闻采编工作的同时,也兼起了新闻采访部日常管理及采访任务安排等工作,担子重、任务多、责任大。她利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新闻业务能力,并认真学习部门管理经验,努力当好新闻记者和部门管理者的双面手。
她采写的新闻多次获得重庆市区县报好新闻奖,她本人也多次获评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陈刚 区融媒体中心新闻采访部记者
从2010年进入新闻战线以来,他就一直从事一线采访工作。10余年来,他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坚持深入基层,将报道焦点对准基层群众,力求采写鲜活的新闻稿件。近年来,他参与了战疫情、战山火、战洪灾、战高温和每年区两会等重大新闻采访拍摄,发表了很多优秀的新闻作品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新闻资料。
他从一名图片摄影记者到现在既能写文稿又会拍图片视频,成为了一位全能型记者。多年来,他的新闻报道荣获重庆市区县报好新闻奖一等奖5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10余次;摄影作品多次获国家、市、区等级奖。
周振宇 区融媒体中心外宣部记者
2010年至今,他一直从事新闻一线采写工作。在新闻工作的道路上,他始终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围绕宣传中心不懈努力、执着追求、踏实工作,把青春和汗水奉献给新闻事业。
多年来,他累计采写各类新闻作品5000余条,其中近2000条新闻消息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华龙网等30余家中央、市级媒体刊播。参加工作以来,他多次获评优秀新闻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陈世芬 区融媒体中心新闻采访部记者
自2022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坚持努力学习各项专业知识与技巧,尽力发挥特长,挖掘自身潜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
她始终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23年,她和同事一起在现场用镜头和文字捕捉最生动的场景,发回一篇篇精彩的新闻稿件,圆满完成了重庆铜梁龙中乙联赛的赛事报道。
唐明兵 区融媒体中心媒体运营部主任
从事新闻摄影20年,他不仅是一名资深摄影记者,在许多重大活动、新闻现场留下了身影,还“转型”成为了纪录片导演,拍摄了《龙舞晋京日记》《我的战友邱少云》等作品。
他十分擅长用镜头记录美好、讲述故事,其作品多次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其中,摄影作品《铜梁龙舞晋京记》《消失的行当》《海辰落户铜梁》,纪录片《龙舞晋京日记》和副刊作品《龙舞天安门》获国家级、市级奖励。
陈丽娜 区融媒体中心专题节目部主任
工作24年来,从播音员到记者型主持人,再到专题节目的策划编导,或新闻播报,或奔波采访,或奋笔疾书,或剪辑制作,她用笔端、镜头、话筒,时时讲述着铜梁故事,记录着伟大时代。虽然工作方式在变,但她作为新闻人的初心始终不变。
都说记者是“从地上长出来的人”,脚下带泥土、衣襟沾露珠。作为记录者、参与者、见证者,她义无反顾、风雨兼程,不负使命担当,在新闻道路上不断前行。
她曾获得“重庆市广播影视优秀作品”十佳播音员主持人、十佳栏目奖、重庆新闻奖和重庆市广播电视优秀作品评选一等奖,连续多年被评为铜梁区优秀新闻工作者、十佳新闻工作者。
蒋国明 区融媒体中心报刊编辑部副主任
他在新闻战线已工作13年,从事过新闻采写、报刊编辑、新媒体编辑等工作。目前主要负责《铜梁报》编辑、“学习强国”稿件编辑上传、“铜梁”APP稿件审核等工作。不管在什么岗位,他都能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他所采写编辑的作品20余篇次获得重庆市新闻奖或区县报好新闻奖,多次获区委宣传部、单位表彰。编传“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稿件两年多来,连续两个年度考核都取得较好成绩。
邹瑜 区融媒体中心电视编辑部副主任
今年是她从事新闻工作的第14个年头,在记者岗位上,她完成了上千条新闻、典型人物的采写报道;在担任电视编辑部编辑期间,她参与了市区两会、五一、国庆、新春特别节目等编排。
从业至今,她始终保持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坚持学习新闻业务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作品多次荣获重庆区县报新闻奖、区县广播电视好新闻奖,个人多次获评优秀新闻工作者。
张欢欢 区融媒体中心文艺创作部副主任
曾在报纸上奋笔疾书,曾在网媒里披荆斩棘,如今,依然在媒体战场上“老骥伏枥”的她,迎来了新闻职业生涯的第15个记者节。15年来,从记者到编辑,再到编导,她在不同岗位上,始终用文字、用镜头记录伟大时代的发展与变化,挖掘历史烟尘中名人故事的底蕴和辉煌,捕捉平凡而伟大的人们舞出的光芒和感动……
她用镜头和笔头,努力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她参与编导央视大型纪录片《人类的记忆—殊胜大足》,参与编导的纪录片《寻找邱少云》《安居洪峰过境》等获市级奖励。
陈莹莹 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中心副主任
2015年大学毕业后,她就成为了铜梁区新闻宣传队伍中的一员。紧跟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步伐,她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完成了由一名播音员、主持人到全媒体记者的转型升级。
作为一名新媒体主持人,她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创新节目形式、传播方式,始终坚持“移动优先、视频优先”,多次参与策划互动类直播活动。她的事迹入选全国第三届“百个巾帼好网民故事”暨“十大争做巾帼好网民优秀案例”。
刘建康 区融媒体中心播音主持部主持人
201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播音、主持、编导等工作。累计完成多个新闻节目出像,以及各类型专题节目的配音、出像、编导工作40余期,配音零事故播出600余期。同时,参与主持了历年铜梁区迎春团拜会、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区内各类大型活动50余场次。
近年来,他获得2021年度重庆市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广播专题类二等奖,第六届、第七届重庆区县广播电视好新闻三等奖,第二届“阅读之星”重庆市民诵读大赛优秀诵读奖、阅读之星,2019年重庆市微宣讲大赛渝西片区一等奖等荣誉。
袁曹 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中心视频制作
他从事新闻工作已有13个年头。其间,他参与了区内众多重要纪录片和宣传片的拍摄制作,擅长后期剪辑和特效制作,通过他精湛的技艺为作品增添更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他参与拍摄和制作的新媒体视频,致力于宣传和推介铜梁。直播《2023铜梁龙马拉松》《2023铜梁安居古城端午非遗龙舟会》全网浏览量均超过500W+,其中直播《穿越三生三世 梦回十里桃林》等获评重庆客户端集群联盟“优秀直播报道奖”。
蒋顺心 区融媒体中心文艺创作部摄像、剪辑
自任职以来,他便担任文艺创作部的摄像与后期制作,围绕铜梁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参与拍摄制作了宣传片20余部、专题片30余部,并参与纪录片、微电影的拍摄剪辑工作。累计发布新闻短视频870余条,为新媒体短视频工作拍摄剪辑了130余条。
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他都喜欢用镜头呈现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他的个人作品《稻的色彩》《SUMMER MEMORIES》,参与拍摄制作的纪录片《寻找邱少云》、微电影《傻老头》等作品获市级以上奖励。
身处幕后,同样精彩
今天,祝所有同仁
记者节快乐!
记者:周承沂
编辑:何冬梅
大家都在看
▶赢了!重庆铜梁龙5:3战胜乌拉圭国青队
▶铜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3名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可报考!
▶海报||“玩”出花样!输入“快乐”,打开铜梁学子精彩的课外生活!
▶赞!又一所学校成为铜梁龙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训基地
▶【巩固国家卫生区】@铜梁人,这里有份倡议书请查收!
主办:中共重庆市铜梁区委宣传部
承办:重庆市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关于我们
欢迎关注铜梁发布!